高考作文41题一直是考生的痛,也是他们心中的痛。 翻看历年国卷真题,罗先为大家梳理历史:
年
话题
形式
类型
2010年
国家卷 1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理解
单词
讨论课
2011年
国家卷 1
评论资料中的西方崛起论
单词
讨论课
2012
国家卷 1
对“冲击反应”模型的评论
文字图片
讨论课
2013年
国家卷 1
摘录两段关于汉唐历史变迁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地理图片
信息比较类
2013年
国家卷 2
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对中英两国进行比较
文字图片
信息比较类
2014年
国家卷 1
以资料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目录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原因
单词
修改建议类
2014年
国家卷 2
比较两个目录,结合所学指出一个不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个不同点的原因
单词
信息比较类
2015年
国家卷 1
运用世界近代史史实,对上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进行了讨论。
公式
讨论课
2015年
国家卷 2
表2能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表格数字
信息比较类
2016年
国家卷 1
结合所学材料和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专题,并简要说明拟议专题
单词
讨论课
2016年
国家卷 2
解读资料(鉴真、玄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其他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文字、地理图像
讨论课
2016年
全国第3卷
从资料中摘录一段关于自开商埠的信息,并简要分析
文字、地理图像
信息比较类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卷在形式上是灵活的,以文字、图片、公式、表格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察观点、资料对比、修改建议、表号。 当然,也不排除今年或以后会出现新的形式和流派。 但一切照旧,一定要抓住考点,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结论论证。
1.意见话语课
1.明确测试点
例1:(2016年全国第1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人民立约立国。 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的主权不能转让或代表。 国会议员不能成为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在议员选举期间是自由的;议员一旦当选,就是奴隶,一文不值”。 人民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否则主权就会“沦为碎片拼凑而成的怪物”。
——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专题,并对拟议题目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拟议题目写清楚,简要说明必须以史实为依据)。
试验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
2.提炼思路
观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注:观点要明确,必须是判断陈述句)
3、历史与理论的结合,理论源于历史
英国国王是世袭的,但他没有实权,只是一个不统治的虚荣君主; 英国内阁由首相组成,对议会负责。 负责任的。 因此,英国首相和内阁也应该对民众负责。
(注:概念分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分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不用数字序号分点,可分段)
(更多观点讨论上的解题技巧,请参考“高中历史速递”菜单“直击高考”子菜单“历史论坛”“直击高考:让观点作文题无处遁形”
2.信息对比类
1.明确测试点
例2:(2016年全国第2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求取正经,西行“求法”。 并且准确。 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经典。
深谙佛法的鉴真(688–763)50多岁应日本之邀,发愿东游。 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和危险。 经过12年6次的努力,他终于来到了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医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培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解读资料,提炼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清晰,历史与理论相结合。12分)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科技成果、四大发明
2.比较异同
同:比较两者的主要相同点,可以得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例3:(2014年全国第2卷)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质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比较(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尔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次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自《世界史近代篇》1972年版目录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黎明时期的西方
中国东部和日本同时
第一节 世界区域隔离的突破与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国家专制制度的形成——荷兰革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
——节选自《世界史·近代史》,1972年版,2011年版
比较两个目录并结合所学,指出一处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指出的差异明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原因,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不同: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不同。
3. 阐明观点
例2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3观点:目录A始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目录B始于16世纪的世界。
3、历史与理论的结合,理论源于历史
示例 2 讨论:
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种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示例 3 讨论:
从教材出版时间角度分析。 《目录A》编撰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文革”时期,历史研究和教学强调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引领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目录B是改革开放后编制的,思想领域被打乱了,与外界的交流增加了。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广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近代世界史的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家的认识水平。
(更多比较解题技巧请参考“高中历史直通车”菜单“直击高考”子菜单“历史论坛”“十二字真经-破”地理图片对比题”” ; Submenu “高考史” “高考史第41期不同类型解题技巧的文本类型比较”)
3.修改推荐类
(修改和建议式的解题技巧请参考“高考历史速递”菜单“直接点击高考”子菜单“高考历史”“高考历史41题提出一个修改建议解题技巧》世洛微信公众号)
四、表号类
(表数解题技巧请参考《高考历史速递》菜单“直接点击高考”子菜单“高考历史”和“表数解题技巧攻略” 》世洛微信公众号)
更多高考资讯精彩呈现,请加入罗史公众号“高中史速递”,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