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省立二师读书期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并任共青团常德地委宣传干事。曾协助常德地委部创办《湘西民报》;与滕代远等一起带领常德学生开展反帝宣传和进行清查日货的斗争。1926年3月,因积极参与组织全校进步师生以“马列主义研究会”名义,同学校中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展开激烈斗争,而遭当局通缉,中止学业离开常德,转入地下斗争。同年7月,北伐军入湘后,遂返回常德,继续从事编辑《湘西民报》工作,并转为中国党党员。
1927年5月,常德发生反“敬日事变”后,转赴石门、临澧等地坚持斗争。同年11月,任湘西特委委员,遂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回到家乡石门的磨岗隘、芭蕉峪、龙岗一带从事恢复党组织和组建工农武装的工作。不久,兼任石门县磨岗隘区委,参与全县年关的组织部署工作。
1928年初,率20余名队员趁夜连续袭击本县清泥溪、泥沙等地的土豪劣绅住宅,并当场处决当地两名罪大恶极的大劣绅。同年8月,任石门县磨岗隘农民队队长。曾率队随湘鄂西红四军转战于澧县等地。
9月中旬,被推选为石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为了巩固和扩大湘鄂边根据地,积极从事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建设工作,先后在泥沙、白竹垭一带普遍建立苏维埃政府,并在石门、鹤峰两县交界处的走马坪创办一所红军后方医院,使许多红军伤病员得以治疗,重返前线。
1931年秋,军对石门苏区实行重兵“围剿”后,率县苏维埃机关转移到鹤峰继续坚持斗争,并立即组建以石门县游击队为主体的鹤峰游击队,任游击队政委。后相继调任湘鄂西红三军教导(后改称湘鄂边独立团)一师部主任、长(阳)巴(东)县委兼县游击大队政委,随部转战于黄柏山、洪湖一带坚持游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