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刘裕北伐 刘裕手下有哪些大将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刘裕,东晋朝时期的实际掌权人,在历史中被后人多有赞誉。他著名的两次北伐也是后世人们探讨与借鉴的经典案例。那么为什么刘裕要挥军北上呢?刘裕北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天下宏观局势以及刘裕自身来探讨刘裕北伐的举措。首先刘裕掌控东晋朝时期,南燕慕容超听信佞臣的言论,又观东晋朝皇位更迭导致国家动荡,以为有机可趁,遂派将领多次袭击东晋朝边境。

但东晋朝并没有慕容超想象中的破败,相反刘裕初掌东晋朝政,通过降低税赋大力发展生产,从而快速稳定了局面。这时的刘裕正需要进一步提高他的名誉,同时也为了稳定强大东晋,所以有了刘裕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非常顺利,南燕的百姓痛恨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并且也以东晋朝为国家正统,所以刘裕收到广大百姓的支持,拥有了最稳固的后勤基础。

其次便是第二次刘裕北伐,灭除后秦。因为后秦秦主逝世,而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秦主位自相残杀,从而导致了后秦局面混乱,军队实力下降等等后果。刘裕敏感的察觉到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果断率军出兵灭后秦。在后秦刘裕同样收到了百姓的支持,并且因为后秦百姓对少数民族压榨的深切痛恨,导致百姓更加欢迎刘裕的到来。这样的局面对刘裕十分有利,最后刘裕也成功的占据长

1、拓跋珪刘裕

拓跋珪和刘裕都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都是国家的开创者,前者政权位于北方、后者政权位于南方,各自统领一方,保一方平安和稳定。

拓跋珪是北朝北魏的第一位皇帝,生活的时间是公元371年到409年,是代国的后代,代国被前秦灭国,因其年幼,免遭杀害。前秦混乱,十五岁的拓跋珪趁乱复兴他的国家,建立北魏政权。即位后,联合后燕国,稳定朝廷局势,打击作乱者;多次亲自出征,扫清环敌;当时北魏还是奴隶制国家,他重视农业耕作,让本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发展经济,北魏由此变得强盛。中年的时候变得固执己见、滥杀忠臣、任用奸臣、贪杯好色。公元409年,在宫中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死的时候三十九岁。

刘裕是南朝宋的缔造者,生于363年,卒于422年。年轻的时候是在帮东晋打天下,后来位高权重,无人能敌,篡位当了皇帝,国号宋。建国后勤于政务,改革吏治,摒弃门第之见,重用寒门;重视教育,收集典籍,为后世留下很多宝贵书籍;体察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生活简朴,提倡节约等等。在位三年,他的才能和军事才干都很出色,一度把宋国推向南北朝历史的最高峰。

他们一个是鲜卑族,一个是汉族;一个年幼就称帝,一个年迈才称帝;两个人的文治武功都是很有名,都善于统领军队、指挥作战。

2、刘裕手下大将

在刘裕两次北伐中,刘裕手下大将是其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以刘裕两次北伐,让我们来观赏刘裕手下大将的风采。

首先是刘裕第一次北伐,灭南燕。在这场战争中,胡藩作为不容忽视的功臣受到刘裕的重视。胡藩原属桓玄阵营,在桓玄篡位失败后刘裕欣赏胡藩的才智,遂将其收为己用。胡藩没有辜负刘裕的期盼,在伐南燕的过程中,胡藩率领东晋军迅速占领了南燕要地临朐,南燕的兵将因此信心大减。刘裕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灭南燕,胡藩当居大功。

再来看刘裕的第二次北伐,灭后秦。在战斗的过程中,无数智勇双全的人物出现在刘裕的阵营。先说武力最强悍的沈田子,在北伐后秦时,他率领一直1000人的军队与后秦打游击战。当后秦将领想要用数万士兵诛杀沈田子军队时,沈田子机智的趁敌不备,诛杀后秦一万多名士兵并缴获了物资若干。沈田子的战役堪称经典。

后秦战刘裕手下第二位大将便是王镇恶,这位大将不仅武力高强,智谋上也是少有人敌。刘裕大军攻破长安城,王镇恶与沈田子的功劳当属众位将领中最大的两个。第三位大将朱龄石,则是一路跟随刘裕消灭桓玄、平定四川,最后更是被刘裕予以重任,镇守长安。

刘裕手下可谓是能人辈出,但是在这些将领中被刘裕信任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伴随刘裕的第二次北伐,刘裕手下大半将士相继死亡,最后导致刘裕想要再次挥军北上也无能为力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