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大量派出遣唐使?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后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臣,也是由于具有教养和经验,利于向唐朝学习。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橘逸势被唐人目为秀才。入唐的医师﹑乐师﹑画师﹐和各行业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业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时也从唐人获益。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国文化风靡日本封建社会上层,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正仓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输入的中国物质文化。遣唐使对唐的赠品,和唐朝的答礼,实际是两国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 在古代,日本是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并使 自己强大起来,必须学习借鉴唐朝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制度,因此日本政府痛下决心向唐朝派遣自己的遣唐使 。

为了促进日本国家 的文明开化和更好地控制日本国的社会秩序,作为日本的基础 和精神武器, 佛教兼集促进日本 、经济和文化等多重目的 。 对当 时的世界各国而言,对佛教的掌控能使本国摆脱旧有的传统体 制的束缚,使国内臣民变得顺从, 尊重统治阶级意旨,进而跻身于先 进国家的行列 。

从日本遣唐使派遣的背景和目的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公元630—659年为第一阶段时期

为了服务于日本当时对唐 朝外交的双重政策,遣唐使最先必须学习唐朝先进的体制,担负起改革日本国内体制的使命,以帮助其改革本国内落后的体制, 并建立先进的唐朝式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其次与唐朝相对立,为建立倭本制和保护在朝鲜半岛的既得利益,大力推进地域册封体制 。可见为推进日本国内的大化改新等诸项改革, 遣唐使既要吸收借鉴唐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先进经验,又要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探察与调和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2、公元665—669年为第二阶段时期

因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经济落 后等原因,日本国长期处于被东亚诸国孤立的境地 。为改变日本地理上孤立的现状和落后闭锁局面,在新罗一统半岛朝鲜之后 为了表示 自己与唐朝之亲和关系和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状况,日本曾先后两次派遣唐使前往唐朝。

3、公元702—752年为第三阶段时期

此时的唐朝无论是、经济, 还是文化及技术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正值鼎盛期。故此,为了将唐朝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资料带回日本岛国,并促进日本国内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日本先后四次派遣了遣唐使来中土大唐,以全面广泛地借鉴吸收唐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历史证明,日本当时的奈良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繁荣时期 。

4、公元777—838年为第四阶段时期

此时的唐朝日趋显出衰落的迹象。在察觉到唐朝此时动荡不安且不宜久留之后,日本僧人便立即向当时的日本天皇递交了国书,以建议尽可能地减少派遣遣唐使的数量与次数 所以, 相比较于其他的历史时期,日本此时期派遣的遣唐使无论是在次数还是在人数上都减少了很多 。

与之相配合,这一时期遣唐使的主要任务:一则是劝诱、迎回尚滞留在唐朝生活学习的日本学者和学问僧侣;二则是为了表达对以前在唐朝去世的日本国派出的使节和学习交流的文人的哀思,进行祭奠事宜。

Similar Posts